频繁收到营销短信,只能手动删除吗
日常生活中,部分商家为了营销,有时会选择向手机用户展开“短信攻势”,发送海量的促销、新品等营销短信,让很多人不堪其扰却又无可奈何。
那么,商家究竟能否随意向消费者发送营销短信?面对商家这种“短信攻势”,有消费者享有安宁权和免打扰权吗?短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承担哪些义务?针对这些问题,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的法官进行了解读。
问:商家能否向消费者发送营销短信?
答:根据民法典规定,自然人享有隐私权。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、侵扰、泄露、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。除权利人明确同意外,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以电话、短信、即时通讯工具、电子邮件等方式,侵扰他人私人生活安宁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规定,经营者未经消费者同意或者请求,或者消费者明确表示拒绝的,不得向其发送营销信息。
因此,在没有获得消费者同意的情况下,商家不能以“默示同意”为由向消费者发送营销信息,即使消费者同意接收营销信息,也应向消费者提供如免费短信退订等相对便捷的取消、变更接收信息的便利方式。
问:未经消费者同意或在消费者明确拒绝后,商家发送营销短信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?
答:部分营销短信已经构成对个人日常生活的骚扰。商家未经同意发送营销短信,是否侵犯个人的隐私权、个人信息保护等合法权益,应综合实际情况考量。
123全文共 3 页下一页-
瑞信召开最后一次股东大会 董事长致歉 2023-04-06
-
舆论观察室丨特朗普刑事案凸显美党争进一步加剧 2023-04-06
-
韩国市民团体在总统府前集会 呼吁禁止福岛核污染水排海 2023-04-06
-
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访问波兰 2023-04-06
-
美国以能源为砝码 迫使欧盟为其当“配角” 2023-04-06
-
中东主要国家间出现“和解潮” 2023-04-06
-
美国前总统特朗普:指控是政治迫害 应立即撤销 2023-04-06
-
【讲习所·中国与世界】赓续英烈精神 凝聚新时代奋进力量 2023-04-06
-
@外国人 清明邀你来读诗 2023-04-06
-
观天下·美国政局|“密件风波”现新剧情 特朗普恐被指“妨碍调查” 2023-04-06